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四月三週又兩天

週末回台中好友幸如推薦去看投名狀 這部片在同事間已討論一陣子 決定隔天回台北時順便到美麗華看晚場的 那是一部我自己歸類中"指縫電影"的代表作

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我都從指縫中在看電影 (因為沒有辦法enjoy看到血腥的或好人即將被殺等等的畫面) 但金城武很棒 ! 他的"大哥是對的" 的那種偏執, 還有陳可辛導演絕無冷場的鋪陳,絕對是片值得推薦的好片

昨天去光點看了這部片﹍四月三週又兩天﹍羅馬尼亞導演的片子 這是一部不適合看完後跟朋友邊吃飯邊討論的片子
但 真的很震撼 先前只記得它在去年12月金馬影展的簡介中特別提到整部片演的是一天之內發生的片子 但片名卻又是四月三週又兩天 覺得很好奇
不過當時沒訂到 於是趁台北光點未下片前禮拜五下班後去看

可憐的朋友 他看完後說整部片都在低氣壓中度過 很希望趕快看它演完
但本人卻非常佩服這片的導演 整部片真的是演一天之內的事情
好像紀錄片一樣的自然 處理室友墮胎事宜的女主角演技好到沒話說

以下我很偷懶的節錄某位格主的簡介跟心得 (感謝她)
﹍﹍﹍﹍﹍﹍﹍﹍﹍﹍﹍﹍﹍﹍﹍﹍﹍﹍﹍﹍﹍﹍﹍﹍﹍﹍
http://blog.yam.com/lailai88/article/13542455
◎譯  名 四月三周兩天
◎片  名 4 luni, 3 saptamani si 2 zile
◎年  代 2007 年
◎國  家 羅馬尼亞
◎類  別 劇情
◎語  言 羅馬尼亞語
◎片  長 1 h 48 min
◎導  演 Cristian Mungiu
◎主  演 Anamaria Marinca ... Otilia
      Laura Vasiliu ... Gabriela 'Gabita' Dragut
      Vlad Ivanov ... Viarel aka Domnu' Bebe
      Alexandru Potocean ... Adi Radu
          
◎簡  介 
  
  處於共產主義最後統治時期的羅馬尼亞,墮胎仍然名列法律明令禁止的範疇。嘉碧塔和歐蒂莉亞兩個女大學生是“閨中密友”,意外懷孕使嘉碧塔必須想辦法非法墮胎。在一家廉價旅館裏,兩個年輕的女孩子與非法墮胎醫生Dl.Bebe會面。然而她們能夠支付的手術費用卻無法滿足這位墮胎醫生的要求——為了讓自己好朋友順利墮胎獲得解脫,歐蒂莉亞不得不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代價來滿足醫生……

幕後製作:

  眾人矚目的第60屆戛納電影節最後一天,來自羅馬尼亞的影片《四月三周兩天》摘得分量最重的金棕櫚大獎。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再次昭示了獨具特色的“戛納審美觀”——嚴肅,真實,發人深省。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導演克裏絲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興奮之餘不忘提及影片拍攝過程中的艱辛:在《四月三周兩天》開拍前半年,劇組仍未獲得一分錢投資。整個影片都是在邊拍邊籌錢的過程中完成。而這樣一部難產的低成本影片最終獲獎,無疑給了那些動輒投資上億美元的好萊塢巨片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影片故事發生在1987年的羅馬尼亞,正值前蘇聯政權搖搖欲墜之際。克裏絲蒂安·蒙吉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兩個女大學生歐蒂莉亞和嘉碧塔的生活——她們也要面臨考試;她們也有情人和朋友、當下的挑戰和未來的機遇;她們也是愛美的女生,甚至會去買黑市香水……生活的改變來自於嘉碧塔的意外懷孕,她必須墮胎,而她所處的卻是一個嚴禁墮胎長達數十年、制度森嚴的國度。身為好友的歐蒂莉亞毫無疑問要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她們誰都不知道將會為這樣一件事情付出怎樣的代價。

  《四月三周兩天》僅僅是克裏絲蒂安·蒙吉的第二部作品,但他獨特的拍攝方式和表達方式著實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伊始,攝像機掃過狹窄的走道,那種壓抑和陷入感所帶來的刺激和堅硬氣質貫穿始終。在影片為數不多的幾個場景中,克裏絲蒂安·蒙吉多次運用長鏡頭來表現人物對白及內心,在局促的內景中充分調動情感空間,在外景中合理運用主觀情緒,把迷惘女孩面臨墮胎時的茫然和混亂體現得入理切膚。在影片整體暗淡的基調下,色彩運用成為克裏絲蒂安·蒙吉所選擇的某種情緒出口。克裏絲蒂安·蒙吉和他頗具才華的攝影師Oleg Mutu一起,在影片中大量使用三原色,並用一種令人驚愕的灰色使整個背景更具刺激性。

  陷入困境的兩個女孩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性格更堅強、更為自信的歐蒂莉亞顯然是兩人中的主導,懦弱的嘉碧塔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的這位好朋友。籌備手術費用、尋找廉價旅館……克裏絲蒂安·蒙吉用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展現出一幅特殊時代、特殊政治背景下的生態圖——每個人都在為生存和生活而談判,甚至在歐蒂莉亞為了幫助好友而必須將身體出賣給黑人墮胎醫生Bebe的時候,也更像是一樁事關道德和人性的生意談判。

  四月三周兩天,是嘉碧塔從懷孕到墮胎的時間總長。無能為力和道德淪喪是這部影片運轉的軸心和基點,克裏絲蒂安·蒙吉敏銳的激發起關於前蘇聯統治下人們生活中那個持久存在的幽靈的回憶——

花絮:

·來自羅馬尼亞的低成本電影,在第60屆戛納電影節上摘得分量最重的金棕櫚大獎。
·在這部影片拍攝前半年,劇組還沒有獲得任何投資,整個拍攝過程都伴隨著不停的資金籌集。

﹍﹍﹍﹍﹍﹍﹍﹍﹍﹍﹍﹍﹍﹍﹍﹍﹍﹍﹍﹍﹍﹍﹍﹍﹍﹍﹍﹍
朋友們 看完簡介可能可以體會我說不適合討論的意思
如果像我朋友一樣陷入"墮胎"這個話題 看完就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灰暗

有機會的話 我卻很推薦大家去看 真的會刻骨於心(所謂的身心震撼就是這樣嗎)
背景在1987年 就像前面提的"正值前蘇聯政權搖搖欲墜之際" 也許是因為沒有配樂 自然到不行 淡淡的直接了當的描述這件灰暗的一天事件 讓我連用"sad"形容也不行(老實說這個主題也不是驚世駭俗的) 可以感到無奈卻不sad 這不就是生活嗎?  
整部我也感覺不到一點點的黑色幽默或對當時的體制的諷刺好笑之類的來subdue觀眾 也許 過幾天 我更能明確的描述為何此片讓我很回味

我印象很深是 女主角幫室友處理details的行政事宜 (跟密醫碰面,橋飯店事宜,買室友愛抽的香煙)如此的理所當然 
會讓人懷念以前大學室友或五專好友 那種不用言語的麻吉感 但吐槽時卻也不遑多讓的那種熟悉 

對了 還有超像色戒裡易太太跟牌友在上海麻將桌的超寫實聊天畫面(骨子裡卻是一群戲精的角力) 
那是發生在女主角在心情最惡劣的情況下參加男友老媽的生日party卻碰到男友老爸一群白目朋友拼命聊天講些有的沒的 

那群朋友的戲保證是此齣值回票價的幾分鐘 雖然女主角那個死魚臉要故意照成反差 我倒是覺得那自然聊八卦的老人更加搶戲

幾句話來總結我的感受的話 應該是說 
我就這樣自自然然的被導演帶著走 沒時間多想的enjoy的這部超棒的片 
一個人時才慢慢的回想為何會感到震撼

除了浴室的一幕我還是必須要借重我的從指縫看電影絕招 其實我不太有看電影的感覺 好像是旁邊的人發生的事 有人幫忙翻譯成中文的感覺

果然啊 讓人覺得震撼的電影 
不一定要像投名狀那樣巨大整齊的陣容 
打了五年的仗跟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都一樣精彩 
後者更讓我驚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