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商旅>倫敦劍橋的書店

此趟出差經歷德國 (漢諾威, 慕尼黑), 英國倫敦, 法國尼斯然後再回倫敦.

距離上次去倫敦已經8年前了吧! (911發生的那年) 在我的心目中所謂歐洲的國家 還是以德國 法國 荷比盧 這些國家為主要印象的來源 至於英國 有一點陌生 買東西貴 食物不好吃 地鐵很深等等 這些不著邊際的記憶 拼湊著我對她的印象

但此行大大縮點我跟她的距離 (雖然因為英國突然取消對台灣的簽證要求 很多單位卻沒被照會到 導致我每次通關浪費了一些時間 比以前有簽證時還麻煩)

整個來說 以忙裡偷閒的夾縫時間來看我去的三個地方: Kent, London, 以及Cambridge,真是各有迷人之處 建築迷人 去過的餐廳跟飯店 也都有些讓我驚豔的地方 留待日後一一分享

說到書局 只能簡單的share些照片 畢竟書局的氛圍 是去了才知道 去的時間點/ 一個人或兩個人去/ 店內外的擺設/店裡當時放的音樂 都會影響每次去的感受

典型的大型連鎖書店一般會給人家比較predictable的印象 選擇性多 暢銷書及新書放在一些特定區塊 buy 3 for 2, 或是 buy two get 2nd one half price 或是 buy one get one free 等等都有
當然這是多數人的好消息 也是讓大家在此區留連的好動機



但我常覺得它們(這些書)露出一種"待宰"的面相;無辜的宿命啊! 到底打折是好還是不好 我們當end user當然喜歡有選擇 希望比較 有打折很高興
但我不了解出版業的生態 曾聽過一位經營獨立書店的朋友說台灣的出版量其實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 是出版非常密集的市場 但似乎79折已經變成登陸的必需動作 感謝市場經濟讓我們有比價的優勢..不過不從消費的角度看的話 一本書呱呱落地就要被貼上折扣標籤 感覺上就覺得這標籤不應該屬於這本書 或是說跟書的封面設計格格不入的感覺

難道現在設計書封面的設計師 都還要考慮預留貼標籤的位置嗎?

如果是一本看完後覺得很超值的書 更是是有點不好意思

明明是新書呢 卻要落價出售才能增加被賞識的機會 anyway我只是再一次確認果然不是台灣才有這種特殊狀況 在英國我去的這幾家書店從機場的WHSmith, Oxford Street的Borders(美商),劍橋的heffers 也是很類似的這種"很拼"的感覺 *不一樣的只是貼的行銷標語不同而已

因為時間真的太少 書店六點就關了 有的店是window shopping 隔天再找時間回去 所以不能太貪心 我決定放棄去 Charing Cross Road書店街 而去了Notting Hill朝聖; 因為有臨時meeting的關係 多了一個周日 我們決定聽廠商的建議去劍橋 也讓我多開了眼界
此行印象最好的兩家店 在此分享
1. The books for cooks at Notting Hill
就在大名鼎鼎的The Travel Bookshop對面 有可愛的書夾 (bookmark) 跟很棒的食物的味道 書店內設計大方 有沙發 除了一般所謂工具書(食譜)以外 也有特別跟食物有關的字典 (如法譯英, 意譯英 etc.) 食物跟旅遊幾乎是密不可分 所以也有一些重點在描述食物的旅遊書 也有旅遊文學的書



我買了跟食物有關的旅遊經驗的書 也在她們的沙發區呆了一陣子



2. heffers in Cambridge
另一家是劍橋的heffers 我不確定他是不是連鎖書店 目前我只在劍橋看過 相當棒的一家書店 有一點點老誠品的味道(好像是中友誠品) 樓中樓的設計 店內駐有英國很流行的caffe 叫Nero 雖然這已經很普遍 (如borders v.s. Starbucks) 但她們的結合感覺更cosy一點 Nero的食物也比較好吃


其他還有The travel bookshop 是電影Notting Hill拿來當參考的有名書店 剛好我跟客戶在附近吃晚餐 前後相隔幾個小時外面都有人在拍照 可喜的是店內觀光味並不重 旅遊文學書也很多旅遊指南部分我買了在台灣比較買不到或選擇性沒那麼多的國家如烏克蘭等等


先前我看了詹宏志先生的綠光往事就很嚮往可以到倫敦的書店逛逛 (之前去倫敦的幾次都太趕了) 現在可以確定以後再去的時候 一定把大部分的spare time留給書店了 (衣服鞋子的shopping還是在德國比較划算喔)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讀> The Reader

表面上幾個月或幾週才post一篇文的我, 其實在每一篇的間隔中, 心裡不知已草稿了多少篇: 有時是騎單車的笨經驗, 跟同學聚餐的心情, 週末活動心得, 或是單純想分享一些照片,但總是心裡OS的很熱鬧而已, 真正寫出來的很少 - 畢竟在心裡寫很快 要坐下來跟鍵盤持續接觸一兩個小時 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像這個週末,至少禮拜六,就過的非常悠哉 不知怎地在心裡就想寫下來. 沒什麼值得分享的 頂多是表明心情不錯 覺得對週遭事情很有專注力而已 (那干看文的人啥事呢?)

因為出差兩個多禮拜 (因突然插入的會議 比預定延後兩個整天回來), 從下飛機的禮拜二很晚的晚上,到禮拜五, 都呈現一種要補眠也不是,要專心上班也很困難的尷尬狀態, 結果是禮拜三禮拜四連續兩個早上都呈現呆在家裡卻睡不著瞎想公事 (心裡邊OS:那不就去上班算了, 但手腳卻不太聽使喚)

終於禮拜五晚回到竹北, 有真正回家的感覺! 睡到隔天早上11點多 (即使睡到半夜醒來,仍有幾秒鐘懷疑自己是在台北, 慕尼黑, 倫敦的感覺) 一睜眼就很神奇低默默跟自己說 這就對了! Here you go.

就這樣 帶著一個”平衡多了”的心情
-中午吃了最愛的義大利餐廳: bon appetite (第一次跟親手做pizza的義大利師父稱讚 好吃!)
-接著就到幾個月沒報到的竹北圖書館晃晃 外面有小花滿漂亮的, 也在裡面呆了一兩個小時看當月雜誌
-再來去久違的金石堂
-回去家裡 整理幾個禮拜來的帳單 也沒像以前那樣不耐煩
-晚上再跟爸媽吃晚餐 回爸媽家唱歌到11點
果然nothing particular吧! 但也不知道怎地 就覺得心很專注 好像很適合整理照片或寫東西

剛提到金石堂 就拉回今天的主題啦

三月一號我們一行三人從台北要去德國 搭的是英航,先到英國倫敦的希斯洛機場轉機 既然沒貴賓室可去 我就如同以往出差的習慣去逛逛書局 好運的是 這次是英文!! (哈哈 我連看不懂的日文或法文書店都可以一次待兩個小時以上) 我逛的是英國的連鎖書店 WH Smith. 一開始我找的是跟倫敦及慕尼黑有關的書籍
後來有點心情小複雜的是(小難過) 看到新書都在打折! buy one get 2nd one half price 之類的 反正平均起來一本大概五磅多吧 可能是促銷 但更可能的是反映景氣 刺激消費 (這一點在後來我陸陸續續逛了好幾間不是連鎖的倫敦及劍橋的書店得到證實)
時間不多 我匆匆買了The Reader 跟 Revolutionary Road這兩本書
我買了才知道我所買的The Reader是英譯本 (原著是德文) 所以對於母語不是英文的我來說, 反倒容易讀 (不過翻的有點....會有點讓人想要看懂德文...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吧)
才一開始翻到第一頁 就碰到不懂的字 是敘述者(也算是主角)得的一種病 這個字(Hepatitis)出現好幾次 我還是猜不到 還好大約不影響閱讀
到達德國漢諾威前大概讀了四分之一吧! 沒想到到達之後的一個禮拜 進度嚴重落後 每天參展加上晚上跟客戶吃完飯回家後 連洗澡都是眼皮沉重勉強洗洗了 床不再是睡前讀書的好地方 一躺下去就睡著了

展覽最後一天告別三位留在攤位"收攤"的同事, 我跟另兩位同事小龍及老喬提著大包小包搭德國國鐵前往慕尼黑; 因為沒事先訂位, 我們三人坐的零零落落, 也好這樣就不講公事了! 於是 我又拿起了這本書The Reader.

這是個很單純的愛情故事 就算是看翻譯本 還是可以感受的作者的直覺性跟優雅, 我滿認同他描述經歷的方法 當他第一次出現"事後回想起來..."這樣的敘述時, 我有點不喜歡- 越往後讀, 卻覺得這樣描述很理所當然

斷斷續續看到約3/2吧, 其中少年Michael已不得不接受他的戀人Hanna不告而別的事實 開始展開大學生活 並在法院旁聽跟納粹相關的案件.....
我在安穩的國鐵上 以很剛好的速度享受作者帶領的世界..

當我看到Hanna在法庭被要求要認筆跡 正當執法相關人士討論正熱絡 說15年前的筆跡是否值得而且能夠辨識的時候 她說了“You don’t have to call an expert. I admit I wrote the report.”
當下我把書闔起來 一直到現在還沒再往下看 一方面是 每次看到正義不能伸的時候 (在這裡這樣講不是很貼切) 我總是很不忍心 很怨嘆 另一方面 不希望這麼快就往結局裡鑽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 我於是換讀另外再買的兩本書 想擺脫那本書散發出來的淡淡的憂傷
總之 闔起The Reader的當時, 說什麼也不忍心再看下去 那樣的心情 不知坐我身旁剛好往我這邊看的女士會不會猜出一二呢?

然而, 就在回國後的這個悠哉的週六下午 逛到金石堂的我 看到書架上熟悉的封面 寫著”為愛朗讀” - 原來這是它的中譯名 看英文版不忍心而停下來的當時 其實也大約能猜出她認”罪”的心理 所以當下看到這個書名 覺得還滿貼切的

本來只想看第一頁那個病是什麼意思 (原來是肺炎) 但就是忍不住誘惑 畢竟是母語 站著站著就把它看完了 說實在到現在還是有一點點後悔 有點像該慢慢將一杯紅酒喝完的, 還沒喝完就轉個身卻咕嚕咕嚕喝了一大杯啤酒

不過作者Bernhard Schlink的優雅 會讓我想將家中的,在慕尼黑沒讀完的書 找機會再慢慢回味一下

下禮拜如果去看電影 (說真的我買書的時後還沒注意到它改拍成電影 是隔天在報紙上看到才恍然大悟的) 不知道會不會跟完全沒看過這本書一起去看的朋友, 有怎麼樣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