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最好玩的是除了體驗一個新的地方以外, 也認識不同的朋友 透過這些體驗,對自己也有多一點點的認識
非常非常感激民宿主人Andy & Ying夫婦 讓我第一次以體驗瑜珈的心情去花蓮遊玩 不管是不是練習體位法或坐著看瑜珈書 或跟可愛的baby玩耍 或去太魯閣"假會"做pose.. 都讓我覺得身/生在瑜珈
說來有點嚴肅 但好像就是有那麼一回事.. 感覺自己的週遭有一圈薄薄的透明防護罩 幾個月來的什麼什麼誰誰誰的事都因為搭上了太魯閣號而被隔離了 我 在 當 下
其實我是因為仰慕Ying才二話不說去花蓮的啦! (說到仰慕聽來似乎Ying比我年長, 沒啦!我還大她好幾歲呢)
兩年前的春夏 好像輪盤轉到了似的 我告訴自己說 要去印度 也許一個月 也許更久 於是開始蒐集資料 計畫10月成行..因為喜歡透過別人的生活體驗提前先感覺一下即將旅遊之地 除了買了導遊相關的書以外, 也買了一本書叫"不可思議的瑜珈旅行" 作者就是Ying. 她將她跟Andy去印度一年的經驗紀錄在這本書中 記得我竟然因其中一段她寫到一個藏傳的朋友的經歷而留下震撼的淚 (在那以前我很孤陋寡聞一無所知) 為什麼我會對日期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 計畫到一半 我意外失去了最愛的家人 - 去印度的計畫 於是從此就沒再閃過我的腦袋
Ying在今年八月舉家"移民"到花蓮 對於在她跟師丈Andy, baby一家三口的家中 (ㄟ 說師丈真的很怪, Andy是年輕的大帥哥啦)所打擾的那個週末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easy 跟simple
Ying老師是個漂亮優雅有點迷糊的年輕媽媽 講話非常好聽 慢條斯理 跟她不管是一起練瑜珈 或自習 或圍在餐桌旁聊天 感覺好像我不是第一次去那裡 真特別
Andy帶我們去太魯閣 這是除了在Ying老師家自在生活之外 最值得分享的一段 它驚人的美就不說了 -就像Fun Taiwan的Janet說的 每次去都是一個大的讚嘆:怎麼這麼美 - 明明氣象預報會下雨的週六早上 天氣好的很, 沿路上看到或單人或couple, 或一組組的單車騎士騎過 感覺他們被印在藍藍的天空跟有個性的山壁上面 我貪婪的看著這些流動的騎士櫬著藍天大海的美景
到了一個漂亮的橋 大家起鬨拍了瑜珈照 第一張很不好意思 之後每到一個景就玩了起來 到處拍
有一個我不知道是不是popular的觀光景點-白楊步道, Andy帶我們去 轉身他說要去跑步 約我們1個半小時候碰面 沿路經過好幾個伸手不件五指的隧道 朋友於是吹起了口哨 讓我們三人振奮一些 在台北教Pilates的阿尼老師從小就學舞蹈,她讓我們的照片增色不少 回程我們邊走邊聊了很多 她的瑜珈摸索之路 我的腳踝,脊椎的問題竟然不知不覺就回到步道的出口了
去太魯閣當天的下午竟然下起雨來了 一直到我們隔天晚上離開花蓮 都沒有再停過 還好有Andy的溫馨接送 傍晚我們回到Ying家 由Ying老師帶我們做印度菜 放到瓦斯上直接烤的烤餅是從麵粉開始揉起的, 6:3:1的香料是Ying從印度帶回來當天現磨的(用Andy的咖啡磨豆機)切切煮煮了兩個多小時 終於我們開始狼吞虎嚥起來,之後老師還煮了好喝的印度奶茶(啊好懷念) 真的很好吃
隔天早上我們上此趟來的第二堂瑜珈課 Ying老師的帶法讓我們很認真的看待及對待自己的身體, 回台北後有幾個禮拜我腦袋保持真空想持續這種感覺-take it easy and no hurry. 瑜珈課後我們吃了Ying老師準備的"悅性"早餐:十榖米粥加roll (剛好是我喜歡的早餐)再加上Andy煮的咖啡 真是滿意啊!
下雨的週日我們跟兩位主人及baby道別 我想這會是我們一定會再次拜訪的2nd home.
花蓮..等我下次帶單車來~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讀> 自耕自食, 奇蹟的一年 A Year of Food Life
這本書-自耕自食, 奇蹟的一年 A Year of Food Life-是在草葉集書局當月(10月)會員新書特價區中挑選來的 其實好幾本都想買 於是花了四十分鐘很節制的只買這本
原本是買來準備在花蓮的三天兩夜小旅程中翻看的 但旅程很豐富 一直沒認真開始看. 在回程的太魯閣號上 一開始看後卻欲罷不能 捨不得下車 之後利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睡前時間把它看完
我喜歡 整本平舖直述的描述生活外 中間三位作者穿插的獨立文章 一開始有被打斷的感覺 後來卻開始感激有這樣的穿插 讓我對某些很陌生或似懂非懂的一些議題 有更深刻的了解 或感同身受的地方 應該說 書的重點是飲食, 但它被描述的很詩意也很有趣
特別是大女兒卡蜜拉寫的小文 讓我很深刻感受到家庭對飲食的態度對她的影響 而且我相信大部分是非常正面的影響, 小女兒的養雞事業也是非常有趣!
很有文學味道 卻不是小說的一本好書 賺知識 也得到感動! 其中一些很好笑的梗或評語 讓我忍不住買了英文版的想要對照一下到底是怎麼寫的. 感謝譯者翻了這本有趣的書, 讓我買時間 有空再慢慢看原文的!
原本是買來準備在花蓮的三天兩夜小旅程中翻看的 但旅程很豐富 一直沒認真開始看. 在回程的太魯閣號上 一開始看後卻欲罷不能 捨不得下車 之後利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睡前時間把它看完
我喜歡 整本平舖直述的描述生活外 中間三位作者穿插的獨立文章 一開始有被打斷的感覺 後來卻開始感激有這樣的穿插 讓我對某些很陌生或似懂非懂的一些議題 有更深刻的了解 或感同身受的地方 應該說 書的重點是飲食, 但它被描述的很詩意也很有趣
特別是大女兒卡蜜拉寫的小文 讓我很深刻感受到家庭對飲食的態度對她的影響 而且我相信大部分是非常正面的影響, 小女兒的養雞事業也是非常有趣!
很有文學味道 卻不是小說的一本好書 賺知識 也得到感動! 其中一些很好笑的梗或評語 讓我忍不住買了英文版的想要對照一下到底是怎麼寫的. 感謝譯者翻了這本有趣的書, 讓我買時間 有空再慢慢看原文的!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像情人關係的奶奶 (上)
在我稱為"阿媽"的奶奶跟"我"之間 有一種像情人之間的感情
除了出國的時間以外 我大約每週打一次電話給她 十年來都一樣
為了跟心愛的卻完全不會講國語也不識字的阿媽通電話 我常常像討好情人一樣 拿起電話前先演練一下 有時還有點緊張 原因是
1. 台語太破: 想講的話要練習一下 例如 "法國"到底台語要怎麼發?
2. 話題: 總要想個天氣以外的話題吧 於是我每次回台中 總眼睛變尖看她可能需要什麼
例如一兩年前我幫她添置了一個電動泡腳機 這樣每個禮拜的話題就多了好幾個 你今天泡腳了沒?你喜不喜歡我剛買的溫泉粉的味道跟感覺等等..
不過善解人意的阿媽 挺容易取得講電話的優先發言權 常常我一撥 鈴鈴鈴接通後 (通常是阿媽本人接的 因為白天打到叔叔家的電話 幾乎一定是找阿媽的 所以幫傭妹阿尼都不想接了)
阿比: 喂, 阿媽
阿媽: 喂, 阿X喔 (阿比還沒來得及應聲時...)
阿媽: 你勒開車- 咩key松班厚?
阿比: 丟啊
阿媽: 阿你伍hold say hold say牟 (你好嗎?)
阿比: 伍啊
阿媽: 阿想說你嘎哪(好像)'股一阿剛'牟卡來啊! (好幾天沒打來了)
阿比: 阿都伍喀無營啦! (阿比趕緊轉移話題) 阿媽你伍hold say hold say 牟?
阿嗎: 伍啦! 差不多!
接下來就聊聊八卦 因為香港的大姑跟美國的二姑天天打電話給阿媽 所以奶奶是家族最重要的廣播電臺: 舉凡過年美國表弟要帶女友回來(奶奶還強調是英國人喔), (台中的)四姑姑在日本跟公司去玩, (台北的)三姑姑下週要去日本等等 資料的取得幾乎都是一手的 除了傷心的事 所有的人把生活點滴都告訴她
昨天跟香港表妹通MSN
阿比:聽說你發燒了
艾蜜莉: No way..news travels fast!
阿比: 當然是奶奶跟我說的啊
奶奶的個人魅力讓我們家族聯繫的很好 今年七月艾蜜莉結婚時 我們20幾個人浩浩蕩蕩陪她去香港 九十歲的奶奶 拖著因養育我們每一個孫子早已疴婁的身子,喜孜孜的 全程跟著我們一起行動
她的床頭放了一張我念大學時寄給她的照片, 第一次到Las Vegas的蠢照片, 十幾年來我給過她不同的相片 但她都沒換 她說她喜歡那張的我
每次我到叔叔家找奶奶 如果全家人都在忙或不在 我就直接去奶奶房間 跟她併躺在她的大床上 跟她一起聊天 中間會一直提議彼此"睏一下" 但聽阿媽講話真的很享受 她看到我當然也捨不得睡午覺
我們會聊很多很多 每次的調性都差很多 (我聽是完全沒問題 說的話, 如果有叔叔在 可以幫我轉達一些難一點的台語) 大部分的時候 我們沉浸在兩人世界 無話不談
例如 我會問她的兄弟姊妹的故事- 奶奶有很多兄弟姊妹 幾次聽著聽著 我也對他們熟悉了起來 -
或是我們會一起聊印象裡的阿公 或是她會說我小時候跟著她去進香去過的地方 發生的事(我大多沒有記憶) 甚至她幫我做了哪些洋裝 什麼樣式 顏色等等
當然有時也會說說感性的話語跟現在比較有關的 例如 單身也很好啊 自己能夠照顧自己最重要 等等 或是會問問我台中同學的狀況 跟爸媽的健康之類的
我們有時兩個人都仰躺 對著天花板說話 有時側躺 面對彼此 說著說著 我有時還真的睡著了 跟我小時候 她"押"我睡覺一樣
這幾年來 我每月回台中一次 除了看奶奶以外 貪心的我總是排滿了行程 跟同學見面, 騎單車 每次我都感到她很不捨得我只呆幾個小時就離開 我的腳總是好像定住了 好像希望時間先凍結一下 再多個五分鐘 再多個五分鐘 這個月初下去台中的時候 我想去單車配件店幫同事添購一些行頭,再直接跟同學在晚餐時間碰面 她問我"明天會再來嗎?" 我很心虛的說 - 好 如果我回新竹前會去看她的話會再打電話給她
隔天我果然玩瘋了 跟同學騎單車再去泡溫泉 竟然看到手機有missed call兩通 原來是奶奶打的 她問我要不要再去看她 我有點激動 因為我老是跟她抗議 打手機號碼跟她撥市外電話是一樣的 她會打給新竹的老爸 台北的姑姑 就應該懂得打手機給我 這幾年 她總說 沒關係啦 反正我會打給她 或是反正打給我爸媽 爸媽會傳話等等 終於經過我前一天再盧她一次後 她知道怎麼打給我了耶! 雖然沒能再去看她 就直接回新竹 但沿路上我一直掛念著她
實在很希望她能看得懂我寫的心意 很想告訴她 擔心不能跟美國表弟的女朋友溝通的她 真的太多心了 她的笑容 就是最溫暖的語言
除了出國的時間以外 我大約每週打一次電話給她 十年來都一樣
為了跟心愛的卻完全不會講國語也不識字的阿媽通電話 我常常像討好情人一樣 拿起電話前先演練一下 有時還有點緊張 原因是
1. 台語太破: 想講的話要練習一下 例如 "法國"到底台語要怎麼發?
2. 話題: 總要想個天氣以外的話題吧 於是我每次回台中 總眼睛變尖看她可能需要什麼
例如一兩年前我幫她添置了一個電動泡腳機 這樣每個禮拜的話題就多了好幾個 你今天泡腳了沒?你喜不喜歡我剛買的溫泉粉的味道跟感覺等等..
不過善解人意的阿媽 挺容易取得講電話的優先發言權 常常我一撥 鈴鈴鈴接通後 (通常是阿媽本人接的 因為白天打到叔叔家的電話 幾乎一定是找阿媽的 所以幫傭妹阿尼都不想接了)
阿比: 喂, 阿媽
阿媽: 喂, 阿X喔 (阿比還沒來得及應聲時...)
阿媽: 你勒開車- 咩key松班厚?
阿比: 丟啊
阿媽: 阿你伍hold say hold say牟 (你好嗎?)
阿比: 伍啊
阿媽: 阿想說你嘎哪(好像)'股一阿剛'牟卡來啊! (好幾天沒打來了)
阿比: 阿都伍喀無營啦! (阿比趕緊轉移話題) 阿媽你伍hold say hold say 牟?
阿嗎: 伍啦! 差不多!
接下來就聊聊八卦 因為香港的大姑跟美國的二姑天天打電話給阿媽 所以奶奶是家族最重要的廣播電臺: 舉凡過年美國表弟要帶女友回來(奶奶還強調是英國人喔), (台中的)四姑姑在日本跟公司去玩, (台北的)三姑姑下週要去日本等等 資料的取得幾乎都是一手的 除了傷心的事 所有的人把生活點滴都告訴她
昨天跟香港表妹通MSN
阿比:聽說你發燒了
艾蜜莉: No way..news travels fast!
阿比: 當然是奶奶跟我說的啊
奶奶的個人魅力讓我們家族聯繫的很好 今年七月艾蜜莉結婚時 我們20幾個人浩浩蕩蕩陪她去香港 九十歲的奶奶 拖著因養育我們每一個孫子早已疴婁的身子,喜孜孜的 全程跟著我們一起行動
她的床頭放了一張我念大學時寄給她的照片, 第一次到Las Vegas的蠢照片, 十幾年來我給過她不同的相片 但她都沒換 她說她喜歡那張的我
每次我到叔叔家找奶奶 如果全家人都在忙或不在 我就直接去奶奶房間 跟她併躺在她的大床上 跟她一起聊天 中間會一直提議彼此"睏一下" 但聽阿媽講話真的很享受 她看到我當然也捨不得睡午覺
我們會聊很多很多 每次的調性都差很多 (我聽是完全沒問題 說的話, 如果有叔叔在 可以幫我轉達一些難一點的台語) 大部分的時候 我們沉浸在兩人世界 無話不談
例如 我會問她的兄弟姊妹的故事- 奶奶有很多兄弟姊妹 幾次聽著聽著 我也對他們熟悉了起來 -
或是我們會一起聊印象裡的阿公 或是她會說我小時候跟著她去進香去過的地方 發生的事(我大多沒有記憶) 甚至她幫我做了哪些洋裝 什麼樣式 顏色等等
當然有時也會說說感性的話語跟現在比較有關的 例如 單身也很好啊 自己能夠照顧自己最重要 等等 或是會問問我台中同學的狀況 跟爸媽的健康之類的
我們有時兩個人都仰躺 對著天花板說話 有時側躺 面對彼此 說著說著 我有時還真的睡著了 跟我小時候 她"押"我睡覺一樣
這幾年來 我每月回台中一次 除了看奶奶以外 貪心的我總是排滿了行程 跟同學見面, 騎單車 每次我都感到她很不捨得我只呆幾個小時就離開 我的腳總是好像定住了 好像希望時間先凍結一下 再多個五分鐘 再多個五分鐘 這個月初下去台中的時候 我想去單車配件店幫同事添購一些行頭,再直接跟同學在晚餐時間碰面 她問我"明天會再來嗎?" 我很心虛的說 - 好 如果我回新竹前會去看她的話會再打電話給她
隔天我果然玩瘋了 跟同學騎單車再去泡溫泉 竟然看到手機有missed call兩通 原來是奶奶打的 她問我要不要再去看她 我有點激動 因為我老是跟她抗議 打手機號碼跟她撥市外電話是一樣的 她會打給新竹的老爸 台北的姑姑 就應該懂得打手機給我 這幾年 她總說 沒關係啦 反正我會打給她 或是反正打給我爸媽 爸媽會傳話等等 終於經過我前一天再盧她一次後 她知道怎麼打給我了耶! 雖然沒能再去看她 就直接回新竹 但沿路上我一直掛念著她
實在很希望她能看得懂我寫的心意 很想告訴她 擔心不能跟美國表弟的女朋友溝通的她 真的太多心了 她的笑容 就是最溫暖的語言
訂閱:
文章 (Atom)